親子課堂第六講–見義勇為

  黃金盛撰寫: 義:1公平合理的道理或行為:正義,道義 2合乎正義或公益的:義舉,義演,義賣 3情誼:情義,無情無義 4意思,字義:意義,含義 5拜認作親屬的:結義,義父,義子 6為某種信念而犧牲:赴義,殉義,慷慨就義 7假的,人工做的:義肢,義齒。在九美八德中,義者,宜也:處事得宜,一心為公,利人利物,能守原則,應為則為,不應為當不為。這是基本的解釋,在論語裏也無法發現義的定義。 義可以大略的定為「應該」而「應該」通常被做助動詞,義雖然與應該意義相同,但詞性卻很有變化,義可說是包括助動詞、副詞、名詞的「應該」。 說到義不可不提勇,有沒有聽過見義勇為?就是勇敢,膽量大,肯擔當責任,勇於負責,不畏艱險。孟子哲學中有個很鲜明的觀念,就是義利之辨而論語裏,子曰:「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。」又曰:「義然後取,人不厭其取;不義而富且貴,於我如浮雲。」(述而篇)義使人堅守正義,不為外物所誘,應該做的行為就要勇敢地去做。再,子曰:「見義不為,無也。」(為政篇)孔子自省曰:「德之不修,學之不講,聞義不能徒,不善不能改,是吾憂也。 」(述而篇)孔子憂慮聽到了義而不能實踐,就是憂慮無勇。 這可說明義需要勇以抵抗不義之富、貴、利等的誘惑;義需要勇以將義的行為做出來,而勇也需要義。 子路曰:「君子尚勇乎?」子曰:「君子義為上,君子有勇無義為亂;小人有勇無義為盜。」(陽貨篇)義與勇是互相需要的,但孔子並沒有說明義的標準和明確的指出哪些行為合乎義,只要求人們行義而已。青年們、朋友們您對義的認識有幾多呀?有没有因為對義的唔解而在好心的情況下做了壞事而不知?能不能分辨出什麼是盲目的正義?什麼是理所當然的正義?什麼是真正的正義?在今天的社會…………!願您們能分辨得出,更不畏艱難付諸行動在超然的生命旅程上加添一把動力,繽紛您們的人生。